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上海立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 2111 7373
      
                

咨询: consulting@lean-sh.com

培训: training@lean-sh.com

应聘: hr@lean-sh.com

地址: 总部--上海嘉定区金沙江路3131号2幢1层168室;分部--无锡市新吴区长江路21-1号创源大厦409室

全球制造业未来图景

发布时间:2014/1/28 16:33:04

《中欧商业评论》专访《新工业革命》作者彼得·马什

作者:彼得·马什(《金融时报》新闻记者,主要报道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

     CBR:新工业革命如何界定?与此前的工业革命相比,新工业革命有什么特点?

     彼得·马什:在我看来,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工业革命主要有五次:蒸汽机发明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780~1850);铁路、电报等新的运输及通讯方式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1840~1890);以科学思维的出现以及电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1860~1930);计算机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1950~2000);眼下进行的是第五次,预计持续到2040年。

前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局限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也是为什么它们不仅起步早,且一直保持领先地位。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情况才得到改变。经过前四次的积累,工业革命的影响力终于开始触动发达国家之外的地区,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在过去15~20年间开始扮演重要的工业角色。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最重要的,而第五次工业革命(新工业革命)将会是影响最广泛的。其背后的推动因素包含9项:一是混合技术,电子、新材料等各类新技术爆发式增长,且能够比从前更有效地混合使用;二是3D打印等技术使大规模定制化、个性化生产更易实现;三是专注于细分产品或服务的利基制造业日益重要;四是更好地利用全球网络打造产品的供应链与创意的信息通道;五是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性增强;六是中国、印度、南美等新兴经济体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制造业;七是环境因素对制造企业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八是制造商更注重用服务支撑其核心活动;九是无惧打破传统规则的特立独行的制造商(maverick manufacturer)将扮演更关键的角色。这9项要素本身并不新,但随着新工业革命的推进,能否成功利用这些要素将决定胜负。

      CBR:你在书中提到,未来的制造业将更强调本土化制造(生产地即消费地),制造流程将呈现混合制造的特点。这对不同的地区来说分别有怎样的影响?

      彼得·马什:我想表达的是“全球通道”(global pathways)的概念,尤其在供应材料和元件方面。其中还包括“全球信息通道”(global information pathways)的概念,即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可以自由交流想法和技术。

 从短期来看,这一趋势将十分有利于发达国家那些适应能力较强的制造企业,它们将迎来更多机会。许多特殊元件由于技术标准要求较高,或经常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反复修改,更适合在发达国家当地生产制造。但从长期来看,它对所有企业都有积极作用,全球互联将帮助优秀的制造企业将优势最大化。

 然而,所有的生产制造模式都可以互补,仅有“本土化制造”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同时开展制造业务的“混合制造”将是大势所趋。“大产量、少变化”的生产制造仍会在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而技术复杂度更高、随时需要改进的制造可能会在发达国家进行。混合制造的业态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全球已经出现了许多“微型跨国公司”。二十年前,这种做法是没有的,不仅因为人们没有想到制造业可以这样布局,企业的能力也有限。

       CBR:“制造业的服务化”是当下热点话题,你认为这是制造业的大趋势吗?

       彼得·马什: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包含了服务的元素,许多优秀的制造公司从服务中获得了很高的利润。比如,仔细看汽车制造商的收入来源就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收入与汽车的售后、维修等后期服务密不可分。我还采访过一家制灯企业,表面看起来他们的主要产品是灯具,但同时他们为许多公司和艺术机构提供灯源选择的咨询服务,并为此收费。那些仅仅局限于产品制造的企业如今不得不思考如何更好地提供定制服务。    

                                                                  (文章来自:制慧网)



我们的客户:
  • 1
  • 2
  • 3
  • 4
  • 5
  • 6
  • 4
  • 8
  • 9
  • 10

沪ICP备12007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