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上海立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9 2111 7373
      
                

咨询: consulting@lean-sh.com

培训: training@lean-sh.com

应聘: hr@lean-sh.com

地址: 总部--上海嘉定区金沙江路3131号2幢1层168室;分部--无锡市新吴区长江路21-1号创源大厦409室

如何实现精益文化转型——全员参与改善活动

发布时间:2014/1/17 11:12:39

“人”是企业精益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企业不是少数管理者组成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绝大部分掌握在一线员工的手里。

精益是属于全员的,不是精英们的。

纵观全球精益企业,但凡成功转型的都有一个重要标志:精益已经不再是推行几个快速改善的项目;也不仅仅是停留在某个事业分部或生产线的样板工程;更超越了把精益当成某阶段需要导入的重要管理手段;精益思想已经不再是管理层的理念,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全体员工的日常思维及行为中的企业基因了。

也就是说,当精益思想已经从表浅的意识层面进入企业的潜意识层面时,企业各层级包括高管到一线员工,每天想的做的都是精益的事情,却不再刻意地觉得是在追求精益时,恭喜你,企业已经成功转型了。

之所以全员参与是精益企业的重要标志,是因为,只有企业的每一个细胞都精益了,企业才能算真正地具备了精益的能力。所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永远在于组成每个生产单位的各级人员身上,试想,即使管理者都明白精益是什么,如果员工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日常的活动中精益能真正的实施吗?创造价值,减少浪费的活动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恐怕更多地只是出现在会议上,报告上,内刊上,标语上吧?很多推行精益不成功的企业,都是让精益止步于管理技术层面,没有令之成为全员参与的日常活动。相反,在丰田本田电装等世界一流精益企业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每个员工所想所做的都是精益的事情,虽然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这个名称是美国人的总结,日本人自己不知道的),所以企业的竞争力是巨大的。其中最令我们顾问震撼的是,丰田全球37间工厂,每年由员工提出超百万的改善提案,每天有5000个改善提案在实施,这意味着:一、企业通过超过95%的员工参与,实现了改善的无处不在。二、丰田每天都在改变,对尽善尽美的不懈追求,导致竞争对手无法超越。也就是说,精益思想超越了“术”的层面,融入了企业文化之“道”。

我本人的切身感受就是:每年我们都带企业高管参观丰田,不论是广汽丰田工厂还是名古屋丰田工厂,包括电装的工厂,他们在接待参观流程上都经常改进:10年较09年,短短的40分钟参观行程有多达9处的改进!例如,之前丰田拒绝参观者带相机进入,很多人因为不能留影而抱憾,10年去丰田就改进了:专门在车间外辟一块空地,设置了十几国语言的留念牌,由接待人员为大家照相,再通过邮件发给参观者。要知道,负责接待工作的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并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他们都能用心地体会参观者的需求,并认真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这些细微的改变都能给客户带来切身的感受,大大地为企业形象创造了价值。而这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只有一线员工才能掌握,管理者是根本没有办法体会到的!

丰田的每一个工作岗位,无论是生产线还是仓库,抑或是财务,人力资源等后勤岗位,都充满着这样的由员工主导的改善。试想一下,如果企业中:

 每个员工都知道如何对公司的战略实施起到应有的贡献;

每个员工都了解什么是增值与非增值活动;

每个员工都能发表对改善工作流程的见解;

每个员工都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技巧;

每个员工都视变化为机会而非威胁;

……

这样的话,你恐怕早已创出了骄人的业绩,成为同行学习的标杆了,有了精益的“实”,就自然会“实至名归”的了。

总而言之,只有全员参与了的精益,才是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的精益之路,否则与其它一阵风式的运动又有何差别?

全员参与的前提条件

企业达到精益全员参与的,我们只在日资企业中见过,外资及国内企业中,没有看到或听说过有很成功的。好消息是:如果做到了,你的企业将成为国内领军旗舰;坏消息是:看来要做到,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不是企业不想做到全员参与,(福特当年就认真学习引进过丰田的全员参与体系,但5年后,遗憾地宣布放弃了)而是这里面的难度确实很大:

1.全员参与的蓝图很容易描绘,但其背后需要建立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转变,是艰苦的。

2.管理者(高管,中层,基层管理者)都要转变观念,从内心里尊重学识,素质,文化都远远低于自己的员工。这对官本位的中国人来说,太具挑战了。

3.不单要花心思研究外部市场环境,政府政策变化,也要花心思在如何理解员工需求,并诚心诚意地满足它,这意味着企业要牺牲部分短期利益。这对疲于应对外部挑战的管理者们来说,除精力上要付出更多以外,如何说服老板或董事会制定共赢的财务策略也成了难题。

4.实现全员参与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管理团队不断更新自我观念,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既需要技巧,更需要的是决心和毅力,通过长期努力与付出来实现可能自己都看不到的目标,对追求短平快的21世纪管理者来说,难上加难。

员工为什么会参与到精益中来?

我们的客户:
  • 1
  • 2
  • 3
  • 4
  • 5
  • 6
  • 4
  • 8
  • 9
  • 10

沪ICP备12007999号